乐鱼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民生关注】景谷:“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推动就业创业“质”“量”齐升
- 发布时间: 2025-03-06 02:43:51 作者:乐鱼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
促进群众增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促进就业创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景谷积极做出响应就业创业政策,通过打造三种模式,精准提供服务,强化法治护航等一系列措施,全力打造“三位一体”就业创业服务模式,持续推动就业创业“质”“量”齐升。
优服务强保障助力转移就业。坚持省外转移与省内转移相结合,积极构建东西部劳务协作平台,逐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在县城建立零工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在各乡(镇)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进村入户动员宣传政策法规。设置务工专列、务工专车等组织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对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口发放外出务工奖补。2024年以来,共对接人力资源机构71次,走访返乡务工人员2472人次,“点对点”输出307批次2869人次。
搭平台扩渠道助力就近就业。通过发挥村级劳务合作社作用,整合各村(社区)劳务合作社力量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构建多方联动的组织体系,以“摸底数、优服务、勤培训、供岗位”等模式实现产业用工需求与本土劳动力就业务工“双向奔赴”,推进本地劳动力务工从无序性流动、难保障到统一接单、统一组织、统一派工的“一条龙”服务转变,形成高组织化的“抱团”就业新格局。成立以来,为劳动人口提供光伏项目、白茶交易市场管理、承包集镇垃圾清运等就近就业岗位1000余个。
建阵地强技能助力创新创业。把握普洱市“创业之城”建设的契机,以强互动送政策、抓协作拓渠道、送培训强技能等措施,不断深化与拓展创业资源对接服务,用好用活“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依托全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机遇,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新创业。打造凤山镇平寨创业村落1个创业平台。2024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0户,发放金额3417万元,带动就业502人;发放“云岭创业贷”8户,发放金额535万元,带动就业30人。
持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聚焦不同群体,分类施策、精准帮扶,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惠民生政策。
聚焦脱贫人口,当好就业帮扶“贴心人”。围绕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的主线,通过岗位推送、技能培训、兜底就业保障等举措,逐渐完备创业就业政策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做精做优服务管理、拓展创业就业平台载体。2024年以来,安置5213人次脱贫人口从事保洁、保安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共发放脱贫人口1379人次一次通补助119.89万元。
聚焦重点群体,打好就业服务“精准牌”。通过信息摸排、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等多种渠道摸清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基本情况和就业意愿,结合就业意愿和用人岗位需求,依托“景谷融媒”“景谷人社”“公共就业服务网”等线上平台,“春风行动 暖心送岗”“暖心助航 就业青春”“退伍军人专场招聘会”等线下招聘活动,双向发力,精准搭建就业桥梁。2024年以来,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811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79人。
聚焦残疾人就业,下好就业兜底“及时雨”。通过走访联系,与企业和事业单位沟通了解可开发的残疾人就业岗位及摸清岗位需求,分类推出企业吸纳、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政策礼包。2024年以来,安置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8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197人,结合当前推进产业体系调整、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残疾人的技能和实用技术培养和训练5期137人。引导职业学校、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委托式、储备式的培训,2024年,1名重度肢体残疾人参加昆明济世之家技能培训实现成功就业。
立足源头、规范管理,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督检查,持续推进“执法+普法”双驱并进,织密法治“保障网”。
权益有保障。通过对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基础资料、项目工程款拨付资料、项目劳动用工资料、项目实名制资料、项目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及工资保证金资料等方面资料做全面检查,通过采取向在建项目农民工询问、检查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查看项目用工资料等方式,核实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2024年以来,共检查在建项目65个,督促整改问题12个,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线万元。
维权有渠道。聚焦劳动者和企业的维权需求,充分整合劳动仲裁与监察等多个部门资源,建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的举报投诉机制,积极探索繁简分流、简案快处、多元解纷等化解劳动纠纷的新路径。2024年以来,接到举报件284件,符合受理87件,行政协调解决86件,协调追发2026名劳动者工资3412.4万元。
用工更规范。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公司制作经营、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社保缴纳等重点情况,对劳动合同签订、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工资支付等方面的情况做查看,开展规范用工指导及政策法规培训,帮企业进一步探索特殊工种认定、劳动保障法规政策等内容,将“灌输式”政策解读转变为“需求式”的互动,促进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