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约风波到“甲醛房”自如在市场难以“自如”
- 发布时间: 2024-12-30 06:57:47 作者:百科知识
-
2024年10月,自如迎来自己的13周年。根据其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自如已入驻8个国家和地区、覆盖81个城市,累计服务租客500万余人,业主百万余人。
上月,北京自如住房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如”)因开展住房租赁业务时,未遵守室内装修装饰相关规定和标准,经具备资质的检验测试的机构检测,室内空气质量不符合室内空气品质衡量准则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以2万元罚款。
碰巧的是,有自如的租客最近向媒体反映,居住自如房屋后身体开始感到不适,半年后经机构检测才发现,屋内甲醛较标准超标竟达到8倍之多。自如因此,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在今年上半年,自如就因为单方面解约引起不少消费者的不满。
据当事人阿海(化名)向媒体,今年3月,其在自如上就整租了一套约50平方米的大单间,每月租金约5000元。入住后没多久,阿海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容易疲劳,于是便寻求检验测试的机构帮助。
“10月份,我花了600块钱找了CMA检验测试的机构上门检测,当天还有两个自如工作人员在场。检验测试的机构在客厅和卧室两个点位进行了检测,一共检测了五项指标,结果显示,甲醛严重超标,标准为小于0.08mg/m,而实际检测结果卧室为0.651,客厅为0.695。”阿海对媒体表示。
有业内人士称,受通风影响,房屋甲醛含量在标准值上下浮动很正常,但是居住半年后仍大幅度超过标准值说明房屋的确有一定的问题。一名自如管家透露,自如仅针对首次出租房源提供空气质量检验报告。而阿海则称,自如部分房源再次出租前,自如会进行墙面刷漆、更换地板等翻新,但是自如既没有更新检测报告,也没有设置空置期。
另据消息人士称,自如很多时候是用自有空气质量检验仪器检测房屋,而非依靠CMA检测机构。
有分析指出,结合过去自如的舆论风波来看,自如可能是为了控制成本。今年上半年,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被自如单方面突然解除合同,不少租客的租金上涨,房东的收入减少。如今,自如又在房子检验测试上“偷工减料”,给外界的观感便是控制成本。
在“2023自如业主开放日”,自如首次对外披露了增益租3年成绩,截至披露日,自如采用增益租模式的房源已累计近20万间。
据了解,增益租是自如2021年新推出的业务模式,旨在从“二房东”向“资产管理者”转型。
在过去的“省心租”模式下,自如需要自费进行房屋的装修,软装部分由自如提供,即承担房屋装修的全部费用,同时也负责出租和管理。“增益租”模式下,业主通过支付装修费用,使房产符合市场需求;而自如依靠运营与管理能力,助力房产实现价值提升。
简言之,“增益租”模式下,自如和房东将会一同承担房屋出租的成本。在房地产下行的市场背景下,这一业务模式无疑能够更好的降低自如的压力。
过去,自如一直面临着盈利难的难题,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也不稳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自如累计亏损近13亿元;20192021年,自如的收入分别是3.09亿元、1.28亿元和1.58亿元。
但是在“增益租”模式下,自如还是要为房东提供保底收益,如果房屋空置,自如该怎么获取收入呢?答案是金融。例如,自如在客户端上线了贷款导流入口,合作持牌机构有100多家,包括南京银行、民生银行、杭银消费金融等。今年3月又上线了“轻松月付”和“京东白条”两款租房分期产品,使得租客可以借贷还房租。
有业内人士指出,自如“增益租”模式与当年租房平台以房屋房源作为金融理财产品,吸引租赁双方入局的方式区别不大,只是吸取了此前平台的“爆雷”教训,将金融投资模式调整为理财保险形态,以提高安全系数。若收入没有到达预期,自如仍有面临爆雷的风险。
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自如就再也没新的融资,其中的风险不容忽视。2023年,市场又有消息称,自如谋求上市。自如能否得到长期资金市场的认可有待关注。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标注明确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别的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别的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犯权利的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相关的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方式:),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