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心中的养老胜地是怎样的?
- 发布时间: 2024-05-21 22:51:54 作者:服务项目
-
说起乾隆(1711-1799),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他的爷爷康熙。
乾隆退位还政时已是位年近85岁的老人,但他早在花甲之年就为自己规划了宁寿宫作为以后的“养老院”。
今天我们想聊的,正是位于宁寿宫区域东北角的景福宫。近百年来,景福宫从未对外开放过,且从始至终保持着历史原貌。
景福宫建于1772年,是乾隆仿造建福宫花园中的静怡轩为自己精心营造的归政后的起居之所,从宫殿布局到庭院装饰等,都凸显了乾隆独特的审美意趣。
作为一座园林建筑,景福宫的庭院设计依托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将殿宇、假山、树木等景观融为一体,尽显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景福宫前院西侧矗立着一块高约4.5米的巨石,名曰文峰石。文峰石的设置颇具匠心,无论从东、南、西、北任一方向看去,巨石都迎门而立,四周景物都以此峰为中心相互映照,起到镇院点景的作用。文峰石上刻有乾隆于1776年(乾隆41年)题写的文峰诗,诗中他明确表达了将来要退位还政的想法。
景福宫主殿建筑采用了三卷勾连搭歇山 式建筑体例,这 样的 建筑形制不但可以提升山面明间跨度又可以加大宫殿进深,增加使用空间。 同时,主殿也不会因屋顶过高遮挡其他宫殿,充足表现了景福宫在布局设计上的巧妙构思和科学理念。
即使在当时,这样的设计也并不多见,仅能在故宫中的静怡轩、景福宫,以及圆明园的一组建筑中觅得踪迹。 但历经岁月洗礼,得以存下来的只有景福宫。
景福宫内还建有细虎皮石墙。石墙由红、黄、绿、白、黑等颜色的石材拼接而成,表面极为平整,石块之间的接缝细小,远观有类似冰裂纹的效果。在乾隆时期,这种围墙做法颇受喜爱。
此外,景福宫还设有仙楼(建筑室内以木装修隔成二层阁楼,后拆除)、游廊、垂花门、佛楼……种植了两株造型独特的“人字柏”。能够准确的看出,乾隆为自己规划的退休居所优雅舒适,生活在这里该是多么精彩惬意。
遗憾的是,景福宫建成后,乾隆并未在其中居住过,但他经常在此处休息,赏玩花草、古玩。之后, 嘉庆、道光、光绪 时期 均对景福宫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保养和修缮。
景福宫建筑之精美,构造之巧妙,是无数匠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运用“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这一传统工艺的完美体现。
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指的是在故宫的营造、修缮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传统官式建筑施工技艺。 这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八大作”, 即土作、石作、搭材作、木作、瓦作、油作、彩画作、裱糊作八项工艺。
2008年,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八大作”内涵丰富、工序严整、技法精细,不仅是故宫建筑生命力延续的密码,对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古建筑技术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2018年,梅赛德斯-奔驰与故宫签订公益战略合作协议,“景福宫研究性保护”项目随即真正开始启动。 该项目内容有为青年工匠提供技艺培训,促进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 以及全面、连贯地记录修缮工作,为后续中国古建筑保护提供范例。
六年来,项目秉承“见物”亦“见人”的理念,在保护古建的同时助力非遗技艺传承。
但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地发展,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也开始走入考古和文物研究领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截至 2024 年初,研究人员在传统技术基础上应用 BIM 系统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三维扫描等手段针对景福宫区域完成了 文物建筑形制、材料、工艺、环境研究、精细化数字化信息采集、 结构安全性评估、勘察测绘等一系列前期研究工作。
研究人员先是利用各种测绘手段,获取了景福宫的建筑空间、结构、装饰、形制特征等信息,同时深入分析了构件的搭建关系和建筑的建造逻辑,最终在计算机里重建出一个景福宫的“数字化孪生体”。
后续,研究人员将继续对模型来优化和拓展,为景福宫研究性质保护项目和其日常、监测、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服务。
基于6年扎实的史料研究、全面勘察和价值评估,故宫景福宫区域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将于今年正式启动。
虽然公众还需静待时日才能见证景福宫再现芳华,但全方面展现修缮保护工作和传统技艺的纪录片之预告片在今日首次与公众见面。
今天(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梅赛德斯-奔驰与故宫博物院也在今日正式开启第三期公益合作。
在新一期合作中,故宫将继续推进景福宫研究性保护。同时,研究人员也将继续围绕故宫造 办处建筑遗址开展局部考古和小规模挖掘工作。
造 办处遗址是紫禁城600余年建筑历史变迁的重要实证,也是北京中轴线考古的重要收获。
在明年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 际, 梅赛德斯-奔驰与故宫博物院 还计划举办故宫造办处考古成果展,公开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公益项目成果为公众共享,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承。
未来,奔驰也希望更广泛地参与到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事业中,助力中华文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走向世界。